2021-08-31

中國日報線上圓桌論壇匯聚行業專家 探討碳交易市場的宏觀趨勢

中國日報線上圓桌論壇匯聚行業專家 探討碳交易市場的宏觀趨勢

中國日報今日與先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辦題為「可再生能源與氣候變化:碳交易市場的宏觀趨勢」的在線研討會。,吸引約240名來自20個國家、地區的嘉賓參會, 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印尼等等的商界領袖、私募基金公司、投資者及金融界人士。

根據世界銀行2021年5月發佈的《碳定價現狀和趨勢》報告,目前世界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共計64種,覆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21%以上,與2020年的15.1%相比有了顯著增長,產生了530億美元的收入。

在2021年1月,中國發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建立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截至今年3月,碳交易試點地區碳市場覆蓋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覆蓋4.4億噸碳排放量。

在專題研討會環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里克•伯格洛夫博士作主旨演講,先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欽若女士、香港交易所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金融主管兼董事總經理許淑嫺女士、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創始人及主任馬軍先生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聖塔曼先生參與討論,就碳交易如何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等議題分析、交流。由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多媒體總監大衛•克拉克擔任主持。

埃里克•伯格洛夫表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碳交易市場,尤其是在當今的亞洲。現在碳價格仍然很低,亞洲的碳市場也不是那麼發達。我們可在亞洲和全球碳市場的經驗來得到一起啓示,我們可從低價格與低覆蓋率開始慢慢增加和擴大,這將鼓勵更多參與者進入市場。碳定價不是一切,我們還需要其他工具,如規劃和金融管制。然而,規劃和金融管制都需要碳定價。

陳欽若指出,碳交易市場的發展不僅需要政策制定者參與,私營部門在內的各方都應該參與並提供幫助。企業應該對綠色經濟和碳中和等概念有清晰的認識,同時需要一個標準化的碳交易市場框架,以確保公平有序的競爭。在疫情後的綠色經濟復甦中,越快和越綠越好。如果時間太長,我們不僅會承擔更多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會給環境帶來更大壓力,例如一次性口罩造成大量塑料垃圾,疫情也給生物多樣性帶來損失。

許淑嫺表示,香港交易所具有獨特優勢,可以支持內地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可進一步支持其成為亞洲的碳排放市場金融中心。

馬軍認爲,我們已經看到中國的煤炭消費和碳排放再次回升,這在今年第一季度是一個非常強勁的激增。雖然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的碳市場遠未成熟,處理量非常低。 而且碳價太低,根本沒有什麼激勵作用。

帕斯卡•聖塔曼先生指出,各國正在結合電子碳定價和其他緩解政策,這意味著增加碳的隱性價格,但不增加碳的顯性價格,而那些已經轉向碳的顯性價格並希望保護自己免受碳洩漏。 因此,我們需要提供一個地方,以不同的政策為基準,並嘗試建立碳的隱性價格和顯性價格,即排放交易系統和碳稅,以及消費稅或其他類似稅收所產生的價格。


研討嘉賓們在線參會。

有關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全媒體用戶總數超過3.5億,是我國唯一下載量過千萬的英文新聞客戶端,目前全球下載用戶超過3,500萬;微博粉絲數超過5,900萬;微信訂閱人數達1,100萬;臉譜賬號粉絲數超過1億,位居全球媒體賬號粉絲數第二位;推特賬號粉絲數約435萬。

有關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www.cdroundtable.com),創建於2010年,旨在搭建一個由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領袖和社會精英參與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平臺,圍繞亞洲地區經濟、商業、產業和社會發展等具有戰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和分享見解,以增進中國與亞洲國家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理解。迄今,在港澳和亞太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超過90屆,逾5萬名決策精英參加。

Sugge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