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中國日報網上論壇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創效投資與ESG發展

中國日報網上論壇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創效投資與ESG發展

2021年6月7日,題為「後疫情時代: 創效投資與ESG發展和助力經濟復蘇」的專題研討會今日在線舉行,超過150位商界精英、投資項目擁有人、投資者及金融界人士注冊在線參會。

研討會由中國日報亞洲圓桌論壇與先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辦,邀請影響力投資管理原則秘書處負責人黛安•達姆斯基作主旨演講,先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欽若以及中國日報亞太分社多媒體總監大衛•克拉克主持,國際金融公司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運營負責人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辦公室負責人柯海莉、嘉實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關子宏,以及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首席合伙人兼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韋安祖任討論嘉賓,共同就議題分析、探討創效投資最新的發展趨勢、平衡量SDG目標與投資影響的一致性,以及ESG如何為投資者帶來正面的經濟收益。



根據2020年全球創效投資的相關報告顯示,創效投資市場在管資產規模達7,151億美元,按年增長42.2%。在新冠疫情及氣候危機下,投資者大幅度提高對創效投資及倫理基金產品的需求,因此,可預見創效投資市場將持續擴大,助力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

黛安•達姆斯基指出,疫情突顯了對縮小全球教育、基本就業和醫療保健不平等的巨大需求,更突顯了對資本的需求。疫情以來,投資者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危機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為資本流動作出了更大貢獻。



柯海莉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創效投資擴大了42%,疫情加強並加速了這一趨勢。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應對社會和環境問題的必要性。在亞洲,創效投資的市場整體規模仍然比較小。為了彌補這一差距,亞洲的企業應該更積極地在教育等領域進行投資。



陳欽若表示,目前有很多進行中的倡議,但這些倡議需要與不斷發展的綠色標准保持更好的一致性,當前的挑戰在於如何將現有的標准與綠色產業和相關倡議相結合。香港在政策方面並不落後,現在是時候讓企業加入進來,進行投資並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



關子宏說:「我們尋找的公司應該具備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商業模式,因為現在很多法規在要求這樣做。更具體來說,我認為在主題投資上,很少投資者意識到,中國人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者。」



韋安祖認為,可持續發展最根本的變化是從小眾走向核心主流,這一轉變的推動力來自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倡議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對碳中和的承諾。其實許多來自中國和其他市場的國有企業已經有所行動,儘管可能沒有被標明或描述成可持續投資和創效投資,但這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創效投資是利用資本來極大化社會的混合價值和多方面的社會效益,以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代表「環境、社會、企業管治」。聯合國全球契約計劃於 2004年首次提出了ESG這個名詞和概念,以便為分析師和投資者提供一套符合於聯合國「責任投資六項原則」的標准。



無論是ESG,還是創效投資,都是投資人抱有的良好願景。嘉賓們一致表示希望拉近金融與環境和社會的距離,在獲得具吸引力的回報同時,也達到某些環境和社會目的。

有關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全媒體用戶總數超過3.5億,是我國唯一下載量過千萬的英文新聞客戶端,目前全球下載用戶超過3,500萬;微博粉絲數超過5,900萬;微信訂閱人數達1,100萬;臉譜賬號粉絲數超過1億,位居全球媒體賬號粉絲數第二位;推特賬號粉絲數約435萬。



有關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
中國日報亞洲領袖圓桌論壇(www.cdroundtable.com),創建於2010年,旨在搭建一個由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界領袖和社會精英參與的高端對話和交流平台,圍繞亞洲地區經濟、商業、產業和社會發展等具有戰略影響的重要議題展開討論和分享見解,以增進中國與亞洲國家和西方國家的交流和理解。迄今,在港澳和亞太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超過90屆,逾5萬名決策精英參加。

Suggested